長江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蘊藏著巨大的水資源和水能資源,在我國經濟、生態、文化等方面有著重要的戰略意義。但近年來,隨著長江流域經濟的快速發展,生態資源透支比較嚴重,環境污染問題日益凸顯,長江流域可持續性發展面臨著嚴峻挑戰,保護好長江勢在必行。
四川如何保護好長江生態?
9月23日,在“全面貫徹長江保護法 深化實化河湖長制各項工作”主題線上交流會上,四川省水利廳黨組成員、副廳長王華詳細講解了四川省水利系統在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上的開展情況。王華表示,“在保護長江上,我們要做‘長江保護法的明白人,依法行政的責任人,美麗長江的守護人’”。
綠色發展
實現大保護下的高質量發展
今年3月,中國第一部流域法律—《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正式施行,它涉及96條法條,包括水利、生態環境、農業農村、自然資源、林業和草原等20多個行業,從根本上夯實了長江大保護的制度保障,提供了保護長江的硬約束機制,對長江流域的經濟發展、產業布局、生態保護有著深刻的變革與影響。
王華表示,要從三個方面理解《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賦予了水利部門的重要意義,“我們要明白《中華人民共和國長江保護法》為推動四川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為深化四川河長制工作縱深推進提供了有力支撐,為促進四川水利工作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法治保障”。
具體來講,長江保護法的頒布實施,不僅從法律上明確了長江流域各級河湖長必須切實擔負長江保護的主體責任,要求各級河湖長必須依法履職;并且,長江保護法要求實現大保護下的高質量發展,為四川省打造具有全國影響力的高品質生活宜居地,為全省水資源保護、水生態修復、水環境治理、水安全保障、水文化弘揚等水利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法律武器;長江保護法要求必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牢固樹立“上游意識”、自覺擔負“上游責任”,為四川經濟社會綠色發展明確了目標、規范了路徑。
十方面持續發力
履行好長江保護依法行政的
責任人角色
《長江保護法》賦予了水利部門在長江保護中極其重要的職責,要求四川水利部門必須切實知責明責、認真履職,履行好長江保護依法行政的責任人這一重要的角色。
經過梳理,四川省水利部門將從十個方面持續發力:在河湖長制工作上持續發力、在規劃引領上持續發力、在水資源剛性約束上持續發力、在節水優先上持續發力、在飲用水水源地保護上持續發力、在河湖岸線管控上持續發力、在采砂管理上持續發力、在洪澇災害防御上持續發力、在小水電清理整改上持續發力、在水土保持治理上持續發力。這十個持續發力符合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戰略定位,突出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的基本要求。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節水優先是新時期治水思路的重要內容。節水優先工作包括做好農業的節水增效、工業節水減排、城鎮節水降損等,并確定各市州縣有關用水效率的目標,對相關的用水計量和監測設施要加強,對節水改造等相關工作要深入推進。同時,強化對高耗水行業、重點用水單位的用水定額的管理,嚴格控制高耗水項目建設,提高水資源的利用效率和效益。
做好三個強化
做美麗長江的守護人
保護長江任務艱巨、任重道遠,王華表示做美麗長江的守護人需要做到三個強化。首先要強化宣傳學習,用法治思維指導工作。
“水利系統要帶頭深入宣傳學習《長江保護法》,并且要創新宣傳方式,線上線下活動一起進行,形成全社會愛護長江、保護長江的社會共識”,其中線上活動包括微信公眾號、社交平臺等新媒體、省政府網站以及有關網站和媒體,線下活動包括“進機關、進鄉村、進社區、進黨校、進學校、進企業、進單位”“七進”等宣傳活動。
王華說道,做長江保護的守護人還需要強化法律制度體系建設,深入推進河湖法制建設。做好長江保護法相關配套法規的清理修訂和完善工作,比如說對《四川省河道采砂管理條例》、《四川省河道管理實施辦法》等省內涉水法規的再梳理和再細化。同時,對長江流域水事違法行為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強化提示、約談、通報等督促手段運用及年度考核結果運用,不斷用法制手段推進長江流域的管理與保護。
同時,王華指出,要強化能力建設,從智慧水利、基礎設施、執法能力三方面強化,切實補齊水利基礎短板。其中強化智慧水利建設包括加快河長制“一張圖”基礎信息與共享服務、水文信息監測、防洪預警等水利信息平臺的建設與完善;強化基礎設施建設是指根據長江保護法水利重點內容,完善水利基礎設施體系;強化執法能力建設將加強執法業務及技能培訓,不斷提升執法監管水平。